囊泡提取试剂盒根据样本类型和技术原理差异,可分为多种类型,其使用细节需结合具体应用场景进行规范化操作:
一、样本预处理规范
- 植物样本(多汁植物)
- 组织纯化:仅保留目标部位(如花瓣、叶片),去除花托、茎秆等干扰组织。
- 榨汁优化:采用电动碾磨榨汁机处理,出汁率控制在200~300 mL/kg,汁液经浓缩50倍后获得高纯度囊泡。
- 细胞培养上清
- 差速离心:离心(3000×g,15 min)去除死细胞及碎片;二次离心(10000×g,20 min)清除微小颗粒,上清液需在4℃保存。
二、核心提取流程
- 化学沉淀法(通用型)
- 裂解结合:每4 mL上清加入1 mL提取液A,颠倒混匀1分钟,确保充分接触。
- 低温静置:2~8℃孵育过夜,促进囊泡聚集。
- 高速收集:10000×g离心60分钟,弃上清后以50~100 μL保存液重悬沉淀。
三、质控与下游应用
- 纯度验证
- 标志物检测:Western Blot检测CD63、CD9等外泌体标记蛋白,排除calnexin等非外泌体蛋白污染。
- 形态学分析: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典型杯状结构,NTA技术确认粒径分布(30~150 nm为外泌体主峰)。
- 功能化应用
- 组学研究:提取的RNA适用于RT-qPCR及NGS测序。
- 临床转化:肿瘤来源囊泡的PD-L1检测可预测免疫治疗响应。
囊泡提取的核心在于平衡纯度与得率,需根据研究目的灵活调整方案。